报告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怒江州委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
报告会会场。 本版图片为本报记者 雷桐苏 摄
1954年3月5日,我出生在独龙族的一个贫困家庭。独龙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深处的独龙江畔,那里是中国和缅甸交界的地方,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50年10月,解放军越过高黎贡山雪峰进入独龙江大峡谷,独龙族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深深地感受到了“第一次解放”当家做主人的自豪。
解放前,独龙族人民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住山洞茅草屋、结绳记事、刻木传信,生活十分贫穷落后。历代反动统治者把我们当成野人,独龙族同胞受尽了歧视和压迫。解放后,才有了“独龙族”这一响当当的族名,成为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1972年,我考上了怒江州师范学校,第一次走出独龙江峡谷。毕业后,我留校担任团支部书记。1979年,我主动要求回到独龙江,在巴坡完小当老师。
在党的培养下,我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领导岗位,先后被选举为乡、县、州、省、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副县长、县长,2006年担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独龙族的今天;没有独龙族的第一次解放,就没有我的今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惠及独龙族群众。1999年9月,从贡山县城到独龙江的公路越过高黎贡山正式修通,终于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不通公路的历史,独龙族同胞走出了大山,实现了与现代文明的对接与融合。对于独龙族来说,这意味着第二次解放。
如今,独龙江建起了第一所九年义务制学校,独龙儿童不出峡谷就可以读完初中。峡谷水电站像一轮金太阳,照亮了独龙人的家家户户。通了电话、电视、手机、互联网,独龙族群众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有了专家、学者、作家,有了人民的公仆,有了民营企业家。欣欣向荣的独龙江,无处不风光;意气风发的独龙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希望。
2010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独龙江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三年行动计划”,经过三年奋战,2012年完成了“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素质提高”、“生态建设”六大工程,奠定了独龙江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两年后,独龙江发展将实现历史性跨越,全面向着小康目标迈进,完成独龙族的第三次解放。
我今年59岁了,从一个不懂一句汉话、不会写一个汉字的独龙族孩子成长为一名能够识文断字的党员领导干部,有幸参与了独龙族人民的第二次、第三次解放,见证了独龙江发展的巨大变化。
我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工作和生活条件发生怎样变化,不忘恩、不忘本、不妄为的做人原则始终不能改变。我经常告诫自己:忘恩就是负义,要怀着一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恩之心做人履职,多一点自觉和激情;忘本就会变质,要牢记党的宗旨,把群众装在心里,深深扎根在养育我的这片土地上,多一点真情和担当;妄为就会出事,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搞政绩工程、不搞花拳绣腿,多一点清醒和务实。
我生在独龙江,根在独龙江,心在独龙江,乐在独龙江。独龙人深深地知道,共产党对独龙族群众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想想老百姓还很贫困,想想孩子们受教育的条件还不是很好,想想独龙江发展中的困难还不少,我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依然着急、依然忧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在有生之年,为实现独龙族同胞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社会而继续努力。
版权所有: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4530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 |